守株待兔的意思是什么三年級下冊
時間:2023-05-22 來源:養娃家
守株待兔的意思是:本意指守著樹樁等待著兔子自己過來。一般比喻死守經驗,不知變通。亦用以諷刺妄想不勞而獲的僥幸心理。用以諷刺妄想不勞而獲的僥幸心理。株:露出地面的樹根。守株待兔是一個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語,最早出自《韓非子五蠹》。
《韓非子·五蠹》文言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注釋
1、本文選自《韓非子·五蠹》。
2、株:樹樁。
3、走:跑。
4、因:于是。
5、釋:放下。
6、耒:古代用來耕田的一種農具。
7、冀:希望。
8、為wéi:被,表被動。
翻譯
宋國有一個農夫,看見一只兔子撞在樹樁上死掉了,便放下手里的農具整天守著樹樁,希望再撿到撞死的兔子。當然農夫沒有再撿到撞死的兔子,而他的田地卻荒蕪了,農夫也被宋國人笑話。
賞析
《守株待兔》僅39個字,寓意卻很深刻。兔子自己撞死在樹樁上,這不過是生活中的一個偶然事件,可農夫卻幻想這樁巧事能變成經常發生的事情,所以最后落得個田園荒蕪、被人笑話的下場。
這個故事揭示了一個道理:不努力,而抱僥幸心理,指望靠好運氣過日子,是不會有好結果的。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也常用于批判那些不知變通、死守教條的思想方法。
成語寓意
其實,野兔撞在樹樁上死去,這是非常偶然的事,它并不意味著,別的野兔也一定會撞死在這個樹樁上??墒?,這個農夫竟然以偶然當作必然,不惜放下農具,任其耕田荒蕪,專等偶然的收獲。
這個故事告誡我們:不要存有僥幸心理,不要總想著不勞而獲,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之財,結果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我們的生活是要靠自己的雙手去一點點地創造的,如果總想不勞而獲,那么人生就會像這個宋國人的田地一樣荒廢掉。
人們也經常用這個寓言諷刺那種把偶然發生的事情當作永恒不變的規律,不肯積極努力,只想得到意外收獲的人們,因此,我們也不應死守教條規矩,應積極主動地創造成果。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連動式;在句子中一般作賓語、定語;含貶義。原比喻希望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運用示例
漢·王充《論衡·宣漢》:“以已至之瑞,效方來之應,猶守株待兔之蹊,藏身破罝之路也?!?/p>
明·朱權《卓文君·第三折》:“盼功名如守株待兔,要求進若緣木求魚?!?/p>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四:“吾料兄必定出身報國,豈是守株待兔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