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過河的故事
時間:2023-05-18 來源:養娃家
老馬讓小馬把半口袋麥子馱到磨坊去,途中遇到一條小河,小馬詢問老牛能不能過河,老牛說:“水很淺,剛沒小腿,能過去?!本驮谛●R準備過河的時候,從樹上跳下的松鼠卻阻攔說:河水“深得很哩!昨天,我的一個伙伴就是掉在這條河里淹死的”。小馬只好回家問媽媽,媽媽告訴小馬:“孩子,光聽別人說,自己不動腦筋,不去試試,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淺,你去試一試,就知道了?!毙●R再次來到河邊,小心地到了對岸,他發現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
創作背景
1955年春夏之交,彭文席是中學教師,認為孩子們似乎對“答案與結果”過于重視,而獨立思考問題的過程與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力則差了。此時是中國兒童文學創作的黃金時期。彭文席受嚴文井、金近等兒童文學作家的影響,萌發創作寓言的想法。在一個晚上,他的腦海里突然跳出小馬這個主題。他希望孩子們能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當晚就創作出《小馬過溪》這篇寓言。1957年,北京市將題目改成了《小馬過河》選入小學四年級的語文課本,繼而各地的教材也陸續選用。
人物介紹
小馬
《小馬過河》中的主角,開始時盲目聽從他人,不敢過河,最后在馬媽媽的啟發下學會了自己想辦法去解決困難,終于勇敢地蹚過了河。
作品語言
《小馬過河》中的老馬、小馬、老牛和松鼠的語言,都是口語式的對話,都非常短小、淺顯,句子結構也很簡單,富有兒童語言的特性,適合兒童學習和訓練兒童的表達能力。作為童話故事,適合兒童分角色朗讀,有利于訓練兒童的口頭表達能力?!缎●R過河》的語言體現了其對于發展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兒童思維的發展的意義。
故事情節
《小馬過河》托意于四個動物,完整而深刻地向兒童講述了一個故事,有場景、有情節,更富有趣味性,符合兒童思維、記憶、注意等認知發展水平,能夠吸引兒童去讀去學,這也利于在形成和發展兒童的心理品質,取得較好的效果。
作品寓意
《小馬過河》希望兒童明白,做每件事都可能會遇到困難,要能夠正確地面對困難,解決困難。兒童是父母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盡管父母都希望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優越的生活條件,在孩子面前展現一條平坦的大道,但是現實往往是殘酷的,人生的每一步都充滿著困難,這就要求父母在給孩子創造平坦道路的同時,還要讓孩子明白,生活中還有很多困難,都要靠自己解決,只有這樣,人生才能前進,才會有更大的輝煌?!缎●R過河》中的小馬就是父母視野中的兒童,小馬在去磨房的路上遇到了小河擋路的困難,和孩子自己不會穿衣服、自己不會過馬路、自己不會獨立完成作業等困難相似。
《小馬過河》希望兒童學會解決問題的一種思路,一種方法?!缎●R過河》中的小馬面對困難時,首先想到媽媽,但是由于媽媽不在身邊,便看見了一頭老牛,當老牛告訴了他“河水剛沒小腿,能蹚過去的”,小馬便不假思索地就準備過河,幸好被松鼠叫住了,并告訴小馬河水淹死了自己的小伙伴。這時小馬猶豫了,害怕了,不敢過河了,便又原路返回問媽媽去了。聰明的媽媽并沒有直接告訴他能否過去,而是啟發他,讓他自己想辦法去解決困難。小馬在媽媽的啟發下,勇敢地蹚過了河。老牛和松鼠面對同一問題,由于各自所依據的自身條件(參照物)不同,便有不同的認識。它們各自的依據都是自己的腿,腿的長短就成了能否過河的關鍵因素。從中可以得出小馬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以及所采用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就寓意者人們應當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當人們面對問題時,一是要仔細地分析問題,二是要看看有沒有可供借鑒的經驗,同時要分析別人的經驗與自身條件有何不同,再決定能否借鑒和利用別人的經驗。
作品影響
所獲榮譽
1979年,在中國國家八部委聯合舉辦的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活動中,《小馬過河》獲得一等獎。
2009年,《小馬過河》被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和《中華讀書報》聯合評選為新中國成立60年來60部(篇)優秀兒童文學作品之一。
教材收錄
《小馬過河》被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二年級下冊》第14課。
話劇創作
2014年,寓言故事《小馬過河》被改編成動漫人偶童話劇《小馬過河》。
作者簡介
彭文席(1925-2009),浙江省瑞安市云周人。曾任浙江省作家協會理事、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會員、瑞安市作家協會顧問、瑞安市兒童文學學會顧問、瑞安市林垟中學教師。寓言作品有《小馬過河》《牛虻和牛虱》《一天夜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