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卦方位
讀音:bā guà fāng wèi
基礎釋義
1 .古代按八卦各卦性質而配以方位﹐所配方位順序﹐分伏羲方位和文王方位兩說。前者稱先天學﹐所列方位稱先天圖;后者稱后天學﹐所列方位稱后天圖。后世以八卦定方位多用后天圖。即:干﹐西北;坎﹐北方;艮﹐東北;震﹐東方;巽﹐東南;離﹐南方;坤﹐西南;兌﹐西方。參閱宋朱熹《周易本義.圖目》﹑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八卦方位》。
讀音:bā guà fāng wèi
1 .古代按八卦各卦性質而配以方位﹐所配方位順序﹐分伏羲方位和文王方位兩說。前者稱先天學﹐所列方位稱先天圖;后者稱后天學﹐所列方位稱后天圖。后世以八卦定方位多用后天圖。即:干﹐西北;坎﹐北方;艮﹐東北;震﹐東方;巽﹐東南;離﹐南方;坤﹐西南;兌﹐西方。參閱宋朱熹《周易本義.圖目》﹑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八卦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