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羅漢
讀音:shí bā luó hàn
基礎釋義
1.佛教語。據《法住記》等記載,原為"十六羅漢"。五代以后,或加《法住記》作者難提密多羅和《十六羅漢因果識見頌》作者摩拿羅多而為"十八羅漢"。一說:誤將第一尊賓度羅分為兩人 ,加難提密多羅而為"十八羅漢"。尚有數說,率多附會傳訛。見《羅漢圖贊集》。五代張玄等始畫十八羅漢象。此后佛寺中多供奉"十八羅漢"。
讀音:shí bā luó hàn
1.佛教語。據《法住記》等記載,原為"十六羅漢"。五代以后,或加《法住記》作者難提密多羅和《十六羅漢因果識見頌》作者摩拿羅多而為"十八羅漢"。一說:誤將第一尊賓度羅分為兩人 ,加難提密多羅而為"十八羅漢"。尚有數說,率多附會傳訛。見《羅漢圖贊集》。五代張玄等始畫十八羅漢象。此后佛寺中多供奉"十八羅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