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緯書
讀音:wěi shū
基礎釋義
1.漢代依托儒家經義宣揚符箓瑞應占驗之書。相對于經書,故稱。《易》﹑《書》﹑《詩》﹑《禮》﹑《樂》﹑《春秋》及《孝經》均有緯書,稱"七緯"。緯書內容附會人事吉兇,預言治亂興廢,頗多怪誕之談;但對古代天文﹑歷法﹑地理等知識以及神話傳說之類,均有所記錄和保存。緯書興于西漢末年,盛行于東漢,南朝宋時開始禁止 ,及隋禁之愈切。煬帝即位,搜天下書籍與讖緯相涉者皆焚之,其書遂散亡。緯書雖亡失殆盡,但散見于諸經注疏及為其他書籍所征引者不少,后代學者曾加以搜輯。明孫瑴輯有《古微書》,清馬國翰有《玉函山房輯佚書》,其所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