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piān kū duì
1.指律詩對句字面相對而實際有偏失。如:"燕王買駿骨,渭老得熊羆。""浪傳烏鵲喜,深負鹡鸰詩。"前一聯是以一物對二物 ,后一聯是以二物對一物,故稱偏枯對。詳宋孫奕《履齋示兒編.詩說.偏枯對》。
鼻的筆順
春的筆順
冒的筆順
美的筆順
馬的筆順
片的筆順
七的筆順
生的筆順
步的筆順
入的筆順
山的筆順
鳥的筆順
事的筆順
陽的筆順
少的筆順
哥的筆順
寒的筆順
及的筆順
登的筆順
樂的筆順
紙的筆順
學的筆順
業的筆順
九的筆順
青的筆順
柳的筆順
好的筆順
半的筆順
很的筆順
度的筆順
物的筆順
后的筆順
出的筆順
力的筆順
每的筆順
皮的筆順
四的筆順
綠的筆順
黑的筆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