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人洞
讀音:xiān rén dòng
基礎釋義
1.巖洞名。江西廬山名勝之一,在牯嶺西北,為懸崖絕壁上天然形成的石洞。洞口有"佛手巖"石刻,為南宋寶佑三年所刻。洞深約三丈,可容納百十人。清代嘉慶以后 ,洞為道士主持,改祀呂洞賓,呂洞賓為道教尊奉的仙人,故稱為"仙人洞"。巖下懸壁千仞,風光險絕。參閱周鑾書《廬山史話》五。
讀音:xiān rén dòng
1.巖洞名。江西廬山名勝之一,在牯嶺西北,為懸崖絕壁上天然形成的石洞。洞口有"佛手巖"石刻,為南宋寶佑三年所刻。洞深約三丈,可容納百十人。清代嘉慶以后 ,洞為道士主持,改祀呂洞賓,呂洞賓為道教尊奉的仙人,故稱為"仙人洞"。巖下懸壁千仞,風光險絕。參閱周鑾書《廬山史話》五。